上图_ 隋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杜伏威的成功,辅公祏发挥了重要作用。两人年少时盗羊为生,结成"刎颈之交"。杜伏威在历阳(安徽省马鞍山)自称将军后,任命辅公祏为长史,成为自己的重要助手。武德六年(623年),杜伏威入朝,受封太子太保,成为唐朝第四号人物。辅公祏不甘寂寞,尽得江淮军精锐。同年八月,辅公祏称帝,国号宋。不久,赵郡王李孝恭、岭南道大使李靖出兵征讨。辅公祏屡战屡败,终被李孝恭生擒处斩。
杜伏威归附唐朝后,避谈政治,"好神仙长年术"。武德七年(624年)二月,他在家中暴卒。《新唐书》记载:"(杜伏威)饵云母被毒。"事实上,辅公祏占据江淮后,打着杜伏威的旗号行事,李渊深以为忌。杜伏威死后,李渊借口他与辅公祏勾结,"追其官,削属籍,没入家"。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为杜伏威平反,将其以国公之礼安葬,表明李渊对杜伏威的处罚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杜伏威的真正死因令人疑窦从生,真伪难辩。
上图_ 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