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后期的统兵文臣:王韶和章楶
宋神宗一改前朝边事保守和容忍的政策,重启战事、开疆拓土。这一时期功绩最大的统兵文臣非王韶莫属。王韶,进士第,曾担任过主薄和司理参军等基层文职。1068年王韶上《平戎策》三篇,详论攻取西夏策略,深得神宗赏识,被命为秦凤路经略机宜文字。
机宜文字官是宋代边路、尤其是陕西诸路帅臣的军事参谋。仁宗朝以来,北宋边帅绝大多数是文官,除了范仲淹等少数外,他们对军务并不熟悉,因此需要幕僚参谋协助或以供咨询。机宜文字官多由进士出身的文官担任(也有武官),不仅处理军事信函奏章,也参与战事谋划,甚至带兵征战。通过机宜文字职任历练的官员,多有机会升为边路帅臣。游师雄、种朴和李清臣等人在升为安抚使之前都曾任机宜文字官。
王韶的总体策略是收复吐蕃诸部占据的河湟地区(大致在今青海东北与甘肃交界一带),孤立西夏。秦凤路经略使对王韶的计划并不买账,多设阻碍,还要架空他。王安石力谏之下,宋神宗先后罢免了秦凤路三任帅臣,甚至设置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兆河安抚司,王韶任长官,同时缩减新任秦凤路帅臣的权限,将部分兵力划归王韶统辖,以确保拓边计划能够贯彻执行 。在王安石鼎力支持下,王韶大放光芒,经略河湟终于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