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是古代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名词,它最初只是一个单纯的地理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特殊的文化符号和历史符号。一说起江东,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三国时期的江东吴国。其实纵观整个古代史,江东在不同时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江东最初的定义来源于地理划分。长江宛如一条巨龙,蜿蜒横亘在南部,在江水到达江西九江的时候,开始朝东北方向走。尤其是九江到江苏南京这条水路,呈现出了一条斜线,在这条线的东部就是古代地理层面上的"江东"。
此外,古人对江东还有另外一个称谓,叫"江左"。这一地区山清水秀,农田得到很好的滋养,一直是古人心中的江南水乡,富丽之地。
江东地区的第一次大发展在汉朝和汉末三国时期。要知道,长江水到了安徽省开始分流,根据安徽省的地形情况,汉朝设立了江东六郡,虽然后面的朝代对江东各省的划分变化很大,但始终没有脱离汉朝的大致框架。汉朝的江东六郡分别是吴郡(今苏州市)、丹阳郡(核心在今南京市)、会稽郡(今绍兴市)、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庐陵郡(今江西泰和县周边)和庐江郡(今江西庐江县周边)。这六个郡的地盘很大,相当于今天好几个省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