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过时了,中国财富迎来大变局

2021-08-13 16:41     搜狐

财富结构性拐点,源于经济模式的切换。

世界级金融巨头高盛牵手“宇宙行”工商银行、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联姻建设银行、全球基金管理巨头先锋集团联手蚂蚁……

外资机构,正在竭尽全力进入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一场规模和结构两个维度同时进行的财富管理巨变,也由此悄然展开。

中国人的财富,将就此一同走入“赌国运”之路吗?

【外资打响争夺战】

今年5月,工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工银理财获中银保监批准,与高盛资产管理合作筹建中外合资理财公司。工银理财与高盛合组的理财公司,出资比例分别为49%及51%。

全球资产排名第一的工商银行和世界顶级的金融巨头高盛联姻,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这并不是开始,也远非结束。

2019年7月国务院发布金融行业开放相关政策后,法国东方汇理资管(Amundi)率先与中银理财设立合资公司汇华理财,合资计划于同年12月获批。该公司2020年已开始营业,随后发行3只公募基金产品。

建设银行旗下建信理财与贝莱德,以及交通银行旗下资管公司与施罗德,也已作为中外理财公司组合,获得了银保监会的批准。

甚至有巨头放弃公募牌照的申请,专心发展基金投顾项目。全球最大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的美国公募基金巨头先锋领航(Vanguard)近日称,将集中资源于与蚂蚁集团合作的基金投顾项目“帮你投”。

外资机构争先恐后加码中国市场的同时,中资财富管理机构也开始加速“内卷”。

【中资机构加速“内卷”】

外资持续加码的同时,中资金融机构也在财富管理领域持续努力。

无论是大型银行、金控集团、保险公司,还是规模相对较小的券商、公募基金,以及来势汹汹的互联网平台,甚至转型中的小贷公司,都竞相加入战局。

近两年,支付宝等互联网平台积极向财富管理方面渗透,凭借低廉的费用迅速壮大。而作为财富管理零售市场的中坚力量, 银行的领地正不断被蚕食,面临客户流失、管理规模下降的压力。

为了自救,银行开始屡屡提及“大财富管理”概念,以此作为财富管理银行零售转型的重要入口。

如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在2021年3月表示,大财富管理是未来竞争的制高点,该行正搭建“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的转型之路,力图抢占财富管理先机。

让在财富管理行业有最丰富经验的银行有些应接不暇的是,财富管理客群数量庞大、增长迅速,对财富管理也有更多元化的需求。比起口号式的转型改革,面对自身市场不断被新入局者蚕食,银行被迫走上了降费之路。

今年7月份,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双双降低了基金申购费率。

7月中旬,招商银行宣布,将优选一批权益类基金,一折销售。

同日,零售业务转型中的平安银行也宣布将大部分非首发、非定制基金A类份额,申购费将降至一折。

自此,银行的基金申购费率,也终于与互联网平台看齐了。

同样嗅到危险味道,并迈出较为实质性步伐的,还有券商。

2019年初,银河证券率先将“经纪管理总部”更名为“财富管理总部”。近日,东方财富、中金公司、天风证券等多家券商,陆续进行了设立财富中心等以发力财富管理为目标的架构调整。

多家券商陆续获得第二批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资格,获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资格的券商队伍持续扩容,券商在基金投顾业务上持续发力。

又何止券商?

银行不想放手,券商大举杀入,保险公司也来分一杯羹,基金公司也高喊着“我们更懂基金”,纷纷开设基金投顾公司。还有改头换面的小贷公司,如曾经的宜人贷顶着YRD的上市公司名称,把名字改为宜人金科后,也正在着力发展财富管理。

传统的、非传统的,持牌的、没牌的,机构共同发力,有的营销概念,有的鼓吹市值预期,而它们之所以如此努力,主要还是看上了财富管理在未来巨大的市场规模。

【超300万亿的规模】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