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明朝末年被李自成烹杀了地福王,其因为当年万历皇帝宠爱,得了大量地封地田产。史载:
"先帝耗天下以肥王,洛阳富于大内"
而当时河南陕西大旱,百姓民不聊生,饿殍遍地人相食,朝廷空虚拿不出粮食赈灾,福王却无动于衷,闹得是民愤四起。
由此可见,明朝最终的灭亡,与藩王们空耗国力是有着一定联系的。明朝后期,内忧外患严重,朝廷每年赈灾、军饷等等负担,已经是难以为继。而背后还有这这么一群蛀虫在吸血,如何不亡?
对此,清朝后来吸取了一定教训。首先在爵位上,将明朝的六十八等,改到了十二等,而且采取降级措施。即亲王的儿子袭爵要降一级。世子可能就是郡王、庶子可能就是贝勒了。这等于是在变相的减少封爵的人数和待遇支出。
至于待遇上,俸银禄米都还是不少,但是他们几乎没有封地,大都待在京城。虽然都是朝廷养着,但开销花费,甚至于对于国家地影响,都被降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