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一个在中后期能攻击秦国本土的人,据说当时他本打算走一条险道攻秦,为了知道当时的秦国国君能否担当大任,故特地化妆成特使之一,想亲眼看看他。可惜了,如果他活着,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继续扩大领土,战国的历史进程肯定又不一样了。赵武灵王扮成特使出使秦国,想探探秦国虚实,以及攻秦的道路。他退位的目的也是想自己来领导伐秦,而将国政交给阿何。使秦回来后发现阿何解散了他准备伐秦的十万骑兵,伐秦计划搁浅。这可能也是赵武灵王想一国两分的原因之一。简单说就是已经对阿何不满意了。
从另一个角度看,赵武灵王的军事战略在国内其他人看来可能是有问题的,不然取得这么辉煌的战果还是不能令人信服。 夷狄靠得住另说,就算和赵国联盟,长途奔袭秦国,面对秦国坚城锐兵,后勤根本无法保证,而且秦国难道不防夷狄吗?早有防备才是事实。 这种冒险军事战略对赵人缺乏吸引力。后勤是作战的根本,赵武灵王不能在后勤比较充足的正面战场打败秦国,从后面袭击成功的可能性不被公子成和李兑看好,儒家学说和简襄之烈相同,都只是辩论的借口,公子成他们不会不知道战国抱着仁义不放的后果,宋襄公的例子应该是烂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