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名房主卖房疑遭中介套路被骗数百万,成都警方立案调查(3)

2021-07-19 10:39  澎湃新闻

三十多名房主联名维权,五百多万押金难追回

四个月时间很快过去,毛先生却没有等来说好的房屋翻新和购买其房屋的下家。毛先生告诉澎湃新闻,四个月间,他曾数次联系该公司的工作人员询问销售进展,但对方一直说还没找到。

毛先生这才意识到,中城优家可能并没有履行此前合同约定的能力。工商资料显示,中城优家成立于2019年11月,注册资金100万元,在成都市锦江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经营范围涉及商务信息咨询、房地产经纪、房地产营销策划、企业管理服务和会议及展览服务等。天眼查信息显示,该公司的实缴资本和人员规模均不详,参保人数显示为0人。

图片

中城优家的工商资料截图

在合同临近到期时,中城优家忽然向毛先生提出低价找下家的方案。此时,毛先生已失去信心,他提出解约,并且要求退还押金,“这个时候我意识到如果低价卖掉房子,就会亏掉更多钱,他们也没有能力偿还借款和利息。”

无奈之下,毛先生只能等到与中城优家的合同到期后,通过另一中介将房屋卖出,并于5月10日还清了此前借款和利息。但其此前支付给中城优家的23万元风险保证金已无法追回。

仅在成都市,和毛先生一样陷入中城优家代售套路、押金迄今难追回的还有几十人。其中一部分房主还与中城优家打起了民事诉讼官司。截至目前,已有三十多名房主建立维权微信群,并联名向公安机关报案。据不完全统计,这些房主尚未追回的押金总额逾500万元。

毛先生等房主认为,中城优家在明知没有支付能力的情况下,却编造优厚的条件诱导他们签订无法兑现的买卖合同,并从中套取高额押金,涉嫌合同诈骗。

受访的另一位房主告诉澎湃新闻,在报案之前,他们曾多次找到中城优家进行交涉,但对方一口咬定公司经营不善,无力退回押金。

房主何女士向澎湃新闻出示的微信沟通记录显示,中城优家董事长杨慧解释称,“公司因经营不善和政策影响,造成了严重亏损,但我们没有逃避,在积极面对。”杨慧还称,公司目前正在积极做项目回款,弥补此前已支付过押金的房东的损失。这令一些目前通过诉讼手段维权的房主忧心,他们即使胜诉,最终判决可能也无法执行成功。

涉事公司回应称将赔偿损失,成都警方以合同诈骗立案调查

那么,起初向毛先生等人推荐中城优家的安家公司中介人员与前者有何关系?

安家公司前员工赵丹告诉澎湃新闻,两家公司的管理者其实是同一批人,安家公司负责开设门店,寻找急卖房屋的房主,引导他们与中城优家签合同。

工商资料显示,安家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注册于成都市新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目前已注销。工商资料变更信息显示,安家公司前任股东马显君曾任中城优家高管,2020年11月退出中城优家后于今年1月出任安家公司执行董事。

图片

安家公司的工商资料截图

澎湃新闻获得一些安家公司和中城优家内部人事任命文件显示,两公司的董事长均为杨慧。1987年出生的杨慧是四川渠县人,曾于2017年8月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而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赵丹告诉澎湃新闻,买卖合同签订后,有意购房的下家几乎难寻,公司也无力支付房款,甚至连押金都退还不了。

不仅如此,包括赵丹在内的多名员工还被拖欠了工资。赵丹和同事曾前往公司追讨薪水,但均未果,“我说要提供证据告发他们,他们还会威胁我们,说让我们随便告,如果他们被抓去坐牢,我们也是诈骗的帮凶。”赵丹表示,她愿意配合警方调查,提供相关证据。

7月14日,澎湃新闻电话联系到中城优家负责人杨慧,他解释称因受房贷利率上调等政策调控影响,导致公司的经营状况出现问题,目前确实无力归还押金,“对涉事的房主,公司深表歉意,违规的事情我们不会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