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留日的士官学校的毕业生,平日在家,也是不喜戎装爱袍褂,马也不会骑了,轿子也坐上了,姨太太娶了一房又一房。还有的,大烟瘾十足,"大烟炮"不烧上几个,漫说打仗,就是吃饭都不肯。上前线开拔,士兵在地上走路,北洋军将领却坐轿子。段祺瑞的成名之战,号召北洋袍泽教训张勋,是因为这位"辫帅"孤军深入,而且只有五千人,众寡过于悬殊,稳赚不赔,而且仗根本不会真打,况且段祺瑞肯花银子,好处多多,虚晃一枪,就可以邀功请赏,这么便宜的买卖,不做白不做。但是,段祺瑞意欲武力南征的抱负,眼前有陆荣廷手下的粤军,还有谭延闿的湘军,远一点还有唐继尧的滇军和熊克武的川军,都是一群能折腾且喜欢扯旗放炮的角色。
然而仗要真刀真枪地打,士卒一排排地倒下,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第一批随着段祺瑞心腹傅良佑入湘的两个主力师,其中的一个王汝贤师,就是刚刚讨伐张勋时的马厂誓师的主力第八师,这个师长,还是段祺瑞从原师长李长泰手里夺过来,赏给王汝贤这个原来的旅长的。然而,这个师跟另一个范国璋师一道,入湘之后,碰到点困难吃了点小亏,就罢兵休战,不肯打了。不是段祺瑞没给钱,饷是加倍发的,但钱是老板的,命是自己的,命要紧。
王汝贤还是段祺瑞的学生,全不顾老师的知遇之恩。说不打,就不打,所以傅良佐的"湘督"没有做成,第二拨开赴前线的北洋军主力,是曹锟所部第三师和张敬尧的第七师,余下的还有被部下从山东赶出来的张怀芝所部,江苏李纯手下的杂牌军张宗昌所部,寄人篱下的张勋旧部等。这些人中真想打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曹锟,一个是吴佩孚,这是因为段祺瑞手下的策士徐树铮,许愿曹锟副总统之职,然而随着能打硬仗的吴佩孚,没能得到论功评赏的应得犒劳,段祺瑞麾下再无可用之兵,南征也成为一厢情愿的黄粱一梦。
参考资料:《菜根谭》、《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