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太过聪明,司马懿因此将他灭族,154年后却坑惨了自己的子孙(4)

2025-09-22 12:22  360kuai

曹爽执政期间,老辣的司马懿选择了韬光养晦,整天躲在家里装病。而志得意满的曹爽,逐渐放松了对政敌的警惕。一次,桓范发现曹爽、曹羲兄弟屡次一起出游。于是桓范对他说:"你们兄弟总揽大权,掌管禁兵,不宜一起出城。万一有人关闭城门,你们谁又能进城呢?"曹爽却傲慢地说:"谁敢做这种事!"终究是始终不听劝告。

实际从此时起,桓范已经嗅到了一丝不详的空气。而在不久后,桓范的预感终于成真了。正始十年(249年),曹爽、曹羲诸兄弟,再次陪同幼帝曹芳一起祭扫魏明帝的陵墓。而造诣年过七旬的司马懿突然暴起,联合蒋济、高柔等人,联合郭太后,发动了高平陵之变。

当时,桓范仍在洛阳城中。政变期间,桓范接到了郭太后的旨意,将以中领军之职,随高柔一起接管曹羲的禁军。一开始,桓范决定倒向司马懿一边,准备前去赴任。但是桓范的儿子却说:"皇帝还在曹爽一边,应该更有优势!"

在儿子的撺掇下,桓范出现了判断失误。于是他骗开城门,拿着大司农的印绶逃到了曹爽一边。听说桓范逃了,司马懿紧张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