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一贯轻视儒生,楚人陆贾如何劝谏,让其低头羞愧并重视文治?
欢迎朋友们来看《龙观历史》,老龙在上期图文当中和大家说了一说,原来都是项羽手下的得力战将的季布和丁公,在楚汉战争中,他们都是与刘邦打过交道的老熟人,他们对汉王刘邦的态度不同。楚汉战争后,项羽自刎乌江,刘邦得国建汉,这二人又先后投奔刘邦帐下。此时此刻,刘邦又是什么态度呢?结果是一杀一用,其下场截然不同,很是发人深思。那么,在本期图文中,老龙还将要跟大家说一说,刘邦轻视儒生,楚人陆谏得其低头生愧,并重视文治。这是怎么回事?且请听老龙为大家一一道来。
01
汉高祖刘邦,出身于农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好吃懒做,游荡成性,从不谈诗书文章。在楚汉战争中,虽经文武大臣们给他推荐了几个读书人,也是必须经过实践,亲眼看到确有才学方受重用的。就刘邦本性而言,他是不喜欢读书人的。他常常用"我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得天下"为口头禅,轻视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