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刘备伐吴预备了后手,任命赵云为江州都督,在成都与夷陵前线之间设立了缓冲区。刘备兵败夷陵之后并没有撤回成都,而是在白帝城住了下来,从章武二年六月战败一直住到到章武三四月驾崩。在此期间,刘备和孙权恢复了联盟关系:"二年春夏六月,黄气见自秭归十余里中,广数十丈。后十余日,陆议(陆逊)大破先主军于猇亭……冬十月,诏丞相亮营南北郊於成都。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遣太中大夫宗玮报命。《三国志·先主传》"
刘备为什么宁死都不愿意回成都?我们有理由怀疑,刘备已经觉察到张飞之死是蜀中门阀下的手,他不想回去再面对那些反骨仔。
刘备的嫌疑可以排除,各种观点汇总得出的另外三个嫌疑人也基本可以排除:诸葛亮不可能,曹丕没必要,孙权来不及。
了解诸葛亮的人都知道隆中对,更知道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三国正史之所以没有记载诸葛亮对刘备伐吴的态度,很可能是因为诸葛亮也赞成伐吴。刘备伐吴失败,蜀汉官员为贤者讳,史书只好隐去了诸葛亮赞成伐吴的文字--如果诸葛亮跟刘备意见不合,是不可能成为托孤寄命大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