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冠
再往后发展,对官员衣着的要求越来越细致。到了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新规定出来了:文武百官在参加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诏、开读、进表、传制等重要活动的时候,都需要戴梁冠。
梁冠根据爵位不同、官员级别,也有形制上的明显差别。根据《明史·舆服志》载:
"一品至九品,以冠上梁数为差。公冠八梁,加笼巾貂蝉,立笔五折,四柱,香草五段,前后玉蝉。侯七梁,笼巾貂蝉,立笔四折,四柱,香草四段,前后金蝉。伯七梁,笼巾貂蝉,立笔二折,四柱,香草二段,前后玳瑁蝉。俱插雉尾。驸马与侯同,不用雉尾。一品,冠七梁,不用笼巾貂蝉……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品、七品,二梁……八品、九品,一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