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身边没有可用之人
朱高炽仁厚,弟弟犯错欺负他还要主动帮忙求情,但朱瞻基可不会对"叔叔"仁慈,要知道朱棣的江山就是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得的,所有事情他都是亲历者,如何能不警觉?朱高炽病逝,朱瞻基飞马奔北京为父亲奔丧同时也是继位,朱高煦想半路截杀竟然扑空,这说明什么问题?第一,朱高煦昏聩不知道保密,让人提前知晓;第二,朱高煦身边有朱瞻基的密探,所有行踪早就了如指掌;第三,朱高煦心机不足不知多路设伏,计划匆忙毫无"设计感"。这样的人若是拿下天下,就真的成了笑话。
朱瞻基继位后,对朱高煦不计前嫌多有封赏,显然是"骄兵之计",结果朱高煦真的起兵造反,与第一次相同,计划还是早早的就被人知道,御史李浚抄小路进京告密。显然,知道朱高煦要造反的绝不止李浚一人,因为李浚抵达京城的同时,朱瞻基的旨意已经到了乐安州。
勿使朕担了杀叔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