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琰字威硕,鲁国人,是刘备在豫州时就跟随了,是旧臣。因刘琰与刘备同宗同姓,且仪表风度,善于交谈,受到刘备厚待,经常与刘备共同出席宴席招待宾客。在刘禅即位后,更是拜都乡侯,迁车骑将军,位列李严之下。但刘琰从不参与国家政事,只是领一千多兵力,在诸葛亮身边提提意见罢了。
建兴十年(232年),刘琰因为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说话难听,被诸葛亮责骂。刘琰知错后,就跟诸葛亮谢罪,被诸葛亮遣回成都,官职不变,刘琰从此矢志,神经恍惚。
后太后生日,刘琰的老婆胡氏入宫拜贺,因生得美貌,被太后留在宫中近一个月,刘琰就怀疑自己老婆跟刘禅有染。等胡氏回来后,刘琰就让行刑的吏卒责打胡氏,甚至是用鞋子抽胡氏的脸,最后休了胡氏赶出家门。胡氏就此上告刘琰,刘琰因此犯罪下狱,最后处死在闹市。
我们知道刘备对待旧臣一向恩宠有加,比如糜竺、孙乾、简雍等人,特别是糜竺,拜安汉将军,位列军师将军之右,虽无统御,但被刘备以上宾之礼对待,赏赐恩宠,没有人可以与之相比。虽说刘琰没到糜竺这份上,但也没差不多少。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失败后,上表弹劾李严一事,表书上第一个官员就是刘琰,足以证明其在蜀汉的地位。再者,'车服饮食,号为侈靡,侍婢数十,皆能为声乐,又悉教诵读鲁灵光殿赋。'刘琰浮华成风,就连数十个侍婢都是能歌善舞的。
我想如果是刘备在世,诸葛亮断然不敢处理刘琰。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换了刘禅,对这些旧臣的感情肯定没有刘备那么浓厚。相对应的,就诸葛亮而言,刘琰作用不大,却位居高位,且作风不行,不易益州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