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绍熙内禅”的根源皇储之争势均力敌,宋孝宗的死打破平衡

2021-10-10 13:59  360kuai

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六月末,南宋最具进取心的皇帝,当时已经退位成为太上皇的宋孝宗赵昚驾崩,在他死后没几天,就发生了南宋历史上著名的"绍熙内禅"事件。

以宗室大臣赵汝愚(宋太宗长子赵元佐后裔)和外戚大臣韩侂胄为首的群臣,请出了太皇太后吴氏(宋高宗赵构的皇后),在躲于后宫中拒不参加宋孝宗葬礼的宋光宗赵惇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拥立宋光宗的儿子嘉王赵扩登基为帝。

赵扩继位成为宋宁宗,而他的父亲宋光宗却在非自愿的情况下,变成了太上皇,简单来说,他被臣子们给废了,这也让他成为两宋历史上,唯一的一位被强迫退位的皇帝(如果靖康之变时被抓走的宋钦宗不算的话)。

从皇帝的角度来看,宋光宗很惨,皇帝和太上皇的区别谁都知道,一个有权,一个没权。而宋光宗之所以被群臣联手太皇太后废掉,史书公认的,有三个主要原因,首先,他有病。其次,他不孝,拒绝侍奉太上皇。最后,他的老婆李皇后滥权,让群臣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