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一直都是黄的吗 这其实是汉武帝的“杰作”!(3)

2021-07-02 10:00     360kuai

鄂尔多斯东部东胜县和伊金霍洛旗等地,在战国时有被称为"林胡"的民族分布于此,"林胡"即林中胡人,又称"林人",是一个生活在森林中的民族,这会让你联想到什么吗?人猿泰山,或是蓝精灵?不过林胡人在当时可不是什么稀有物种。战国时代,北方游牧民族都统称"胡",而其中主要为"林胡"和"楼烦"两支,可见林胡在战国时期是北方一个重要的大民族。要容纳一个如此大规模的民族生活,可见那时当地的森林是多么广阔,而现在这里根本没有林木。

面对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林湖人生活还是很有压力的

综合以上的举例可以看出,先秦时期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还是不错的,有大量植被覆盖,由于植被对土壤有很好的遮挡和根系固结的作用,所以当时的水土流失问题应该比现在轻微得多。那么先秦之后两三千年里水土流失为什么会越来越严重呢?答案就是农业民族的迁入。

汉民族农耕的生产方式,对黄河中游地区的植被有比较大的破坏作用。"耕"这个字的定义即用犁把土翻松,黄土高原的土质本来就很疏松,抗侵蚀能力弱,经过翻耕的土地,植物的根茎受强烈的日光照射而枯死,地表一旦裸露,受风蚀影响,沙土飞扬,植被很难再恢复。暴雨来时,不仅原有的沟壑在加深扩大,还使原来平整的黄土地面,由于没有植被保护,从片流而冲出细沟,由细沟冲成沟壑,继而不断地溯源、下切、侧蚀,使沟壑不断地发育。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