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室的忠臣:撰修《清史稿》
1914年初,民国政府国务院根据各方要求,上报袁世凯呈请设立清史馆,编修清史。3月9日,袁世凯发布大总统令予以批准。随后聘请赵尔巽为馆长。
此时的赵尔巽,已交卸奉天都督一职,正在青岛养老。为延请赵尔巽出山,袁世凯亲笔致函,奉承赵尔巽"学识渊深,谙习掌故"。袁世凯还按当时北洋政府远程接送贵宾的最高礼遇,特派"花车"前往青岛,接赵尔巽一家进京。所谓的"花车",就是有豪华内饰的高级专列,由卧铺车厢、起居车厢和豪华餐车三节车厢组成,所有的内部设施都是西洋款式,如红丝绒的沙发和座椅,挂着流苏的幔帐和窗帘,几乎与那时的西洋高等车厢无异。
就这样,以"我是清人,我吃清朝饭,我做清朝官,我修清朝史"自居的赵尔巽抵京,在故宫东华门内原清朝国史馆旧址上正式设立清史馆,筹备两个月后于9月1日正式开馆。
身为馆长的赵尔巽聘请清代翰林院名流80余人,分任总纂、纂修、协修、提调等职,组成了修史的队伍。他还请袁世凯下令各地征选省、府、县图志以及私家传记碑铭墓碣等送往清史馆,以备修史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