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存亡之际,崇祯提议捐饷,士大夫阶层为何还在哭穷?(5)

2021-07-01 20:00     360kuai

※ 晚明朝堂臣子俨然形成一个利益整体?※

崇祯后期朝廷上的士大夫,早已因为共同的利益形成了一个整体。或许他们相互之间会为了私利而争斗,但真正以尽忠职守、保家卫国为己任的官员却已经所剩无几。这些人大多被排斥在朝廷权力中枢之外,贬黜到了外地。也正是这些忠臣成为了后来明朝覆灭后依旧坚持抵抗的中流砥柱。而在朝中,诸如江南复社等官商利益集团,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网络结党营私,早就腐蚀了朝廷。这些人面对皇帝对自身利益的威胁,已经能够形成强大的对抗力量。

作为君权专制社会的根本,士大夫阶层始终是维护官僚体系和社会政策运转的核心。换句话说,在他们眼里,王朝更迭之际更应该为自己考虑,保留充足的本钱才能在新朝取得一席之地。而不论是农民起义还是外族入侵,只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与他们达成妥协,倚重他们才能稳固统治。所以他们对朝廷的财政危机,并没有感同身受的迫切,也就不会想到在李自成称帝仅仅数月之后,他们不仅会丢掉性命,也丧失了全部财富。

综上所述,明末危急存亡之际,士大夫阶层之所以哭穷,不愿意响应崇祯皇帝捐饷的号召,既有追逐名利、低估危机等主观因素,也有对崇祯皇帝刻薄寡恩的忌惮、对皇亲藩王耗费巨大的不满等客观原因。最终在晚明的朝廷政治背景下,士大夫阶层俨然形成一个整体,对崇祯皇帝提出的捐饷提议,出现应者寥寥局面也就成为了必然。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