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战争为何不交给将军来干?(4)

2022-12-11 11:59     360kuai

拿众所周知的宋代憋屈武臣代表狄青来说好了,他被瞧不起主要是因为他的阶级出身,他的政敌嘲笑他"卒伍""赤枢",不配与"武臣宿将"并列--这就是阶级矛盾大于文武矛盾的典型。而到了狄青的儿子,依靠阶级上升成为了"军二代",立刻有长公主上门来招亲,到这代才彻底进入了统治阶级。

而我们回头来看,宋代武臣的主要来源是什么?武举考试?士兵提干?--错!靠的是老子英雄儿好汉的恩荫制度!换句话说,在宋代的中高级武臣,绝大多数是军二代,而且还有可能是半边姓赵的军二代。自科举取士范围扩大之后,已少有动不动"四世三公"的门阀贵族,但北宋一百六十余年,却不乏绵延四五代的将门世家,就是这个道理。

继续回到宋明政治生态下武不如文的问题。

我很爱说的一个笑话是:卫青的出身偏文职,而诸葛亮的出身则偏武职--这个其实代表了唐宋以前中国官制的一个特点:文武不分家。战事一起,行政官僚加个将军号就领兵出去打仗了,打完了回来继续管行政--所谓"上马管军、下马管民"说的就是这种模式。对于这种贵族化官僚,是没有制度上的文武之分的。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