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发怒命教训邻国,大臣为什么领旨后一拖再拖,嘉靖却不生气

2022-07-29 10:59  360kuai

嘉靖十五年(1536年),嘉靖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了。因为嘉靖的第一个儿子刚刚夭折,所以酷好道术的嘉靖想通过"厌胜"(也称压胜,一种避邪祈吉习俗)为次子祈寿。具体方法是向天下公布皇子降生的喜讯,营造一派千官齐贺、万国来朝的喜庆气氛。

千官齐贺没问题,万国来朝却出了状况。原来,大明朝的南邻安南国正在经历改朝换代的大混战,暮气沉沉的黎朝正在和新兴的莫朝作最后一搏,一不留神就把派使节的事儿给忘了。嘉靖十分恼怒,再加上礼部尚书说安南国已很久都没派人朝贡了,嘉靖更忍无可忍,他一怒之下命右都御史毛伯温和咸宁侯整军待发,要好好教育一下安南。

毛伯温看出嘉靖不过是一时火性,因此在乡守制的他在路上磨起洋工,直到五个月后才慢悠悠地晃到京城述职。果然,此时嘉靖肚子里的三昧真火已泄了大半,安南问题又成了他眼中的不急之务。

此时黎朝世孙派人向大明告急,请求大明尽快发兵剿灭以莫登庸为首的弑逆恶臣。嘉靖本着再研究研究、再讨论讨论、再考虑考虑的拖延态度,将忧心如焚的来使一晾两年,直到云南巡抚向朝廷密报,说莫登庸已基本控制安南,而且在大明边境积极布防,并派间谍混入云南刺探虚实。嘉靖又怒起来,国威岂容挑战?于是毛伯温又被拎了出来,这次嘉靖加封他为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让他兵权、政权一把抓,而且划定时限,命他克期出发。

毛伯温深知嘉靖脾气和大明底气,决定先答应下来,其他慢慢来。果然,嘉靖接到两广总督"此战须兵三十万,饷百六十万石"的奏折后,肉疼了。他让兵部尚书拿出个既解气又省钱的作战方案。谁知兵部尚书是个蠢材,不敢置一词,只知道"复请廷议",将皮球踢给内阁。当然,以守禄保位为最终目的的内阁群僚不出意外地又一次给嘉靖交了白卷。彻底懵圈的嘉靖只好让十万大军卷盔束甲,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然后选头号大棒子胖揍了兵部尚书一顿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