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屡屡变更,常年为保壳奔波
资料显示,四环生物前身为江苏三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处江苏省无锡市,简称"苏三山",于1993年9月8日在深交所上市,上市初期主营业务是化纤纺织品,由昆山三山纺织集团公司、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苏州分行发起设立。
自1995年以来,由于化纤行业整体不景气,导致该公司在1995、1996、1997年连续三年出现亏损,并因此于1998年成了"A股第一家暂停的上市公司"。
为改变现状,苏三山与江阴市振新毛纺织厂进行资产互换。1998年10月,江阴市振新毛纺织厂收购了苏三山20%的股权,正式成为苏三山第一大股东,苏三山主营业务也由化纤产品变为毛纺织品。
2001年,该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募资7.24亿元,其中3.11亿元整体购北京四环生物工程制品厂;9807万元整体收购江苏省江阴制药厂。该公司借此进入医药行业,开启"四环生物"时代,主营业务转变为医药业务。
然而,转型医药业务后,四环生物业绩仅好转了一年,2003年,由于制药车间搬迁减产,该公司医药业务收入下滑。同年,毛纺织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销量日趋减少,这一趋势延续了好几年。
2004-2008年,四环生物历年净利润在亏损上亿元与盈利不足1200万元的区间来回挣扎,其中2007-2008年连续亏损,但于2009年盈利180.63万元,免于ST。
2010年,四环生物将子公司北京四环生物45%的股权作价1亿元对外转让给维达法姆公司,以换取白介素2、干扰素、EPO、G-CSF等制药技术。需注意的是,北京四环生物是该公司名下唯一稳定盈利的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