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象群“混居”之后,是限制人还是控制象?(2)

2021-06-02 14:25     北青深一度

野象出走保护区

“前面路上有大象吗?”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阿镇到勐往乡的K09县道上,见到那辆印有亚洲象监测标识的墨绿色越野车和穿着迷彩服的监测员,驾驶员大多会放慢车速、摇下车窗打听一句。

没有人敢闯入大象的活动范围。一张西双版纳州林草局印发的关于人象冲突的宣传单写道,“距离大象200米,成功逃生者的速度堪比刘翔”。

在2016年底“亚洲象监测预警”APP上线以前,西双版纳勐海县勐往乡亚洲象监测员赵平时常会接到村民的电话,询问亚洲象的行踪。即便是凌晨,也有村民因为要从别处回家,打电话给赵平确认道路是否安全,“有时候的确是恼火,但人家有这个需求也没办法”。

赵平今年46岁,2010年前后,亚洲象开始靠近勐往乡镇时,当时作为护林员的他在日常巡山时一并监测亚洲象。他从小就喜欢大象,对这些年活跃在村寨附近的亚洲象十分熟悉。亚洲象喜欢在泥坑里打滚,身上粘满了红色的泥巴,行走时又把泥巴蹭到途经的杂草、树木上。赵平沿着大象的足迹寻找,也常常蹭到一身土,村民说他身上总是冒着一股“象味”,就像野兽一样。

从今年9月初开始,40岁左右的成年公象“老二”进入发情期,它返回由母象和幼象组成的象群,试图寻找交配对象。赵平和同事们紧张起来,这时象群的活动会变得无序,往往最容易出事。

“老二”为了获得对母象的绝对占有,将5岁的幼年公象“老七”赶出象群。“老七”在象群周围一二百米处游走,试图返回象群,“老二”在中间阻拦。象群的作息也混乱起来。母象为了躲避“老二”,随时都可能带着幼象赶路,“有时候这个山上有几头,后面还落下几头,监测难度就大了”。

有时候为了寻找亚洲象,赵平一周能走上百公里的路。

傍晚,天色渐黑,象群仍不安分地发出叫声,这意味着它们很有可能还在继续赶路。没人能够预测象群接下来会到哪里去,它们很有可能在几个小时后出现在村寨附近。赵平继续在附近山头观察,他需要等它们安定下来后,通过APP和微信群发布预警信息。

监测员赵平在寻找亚洲象

监测员赵平在寻找亚洲象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