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后中国开始闭关锁国,不是皇帝犯傻,而是他发现问题(2)

2025-02-14 06:02  360kuai

明朝的皇帝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首先,中国历史上,从秦朝以来,都是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认为农业才是立国之本,只有发展农业才会使国家强盛。而现在,农民们打算不种地去经商,就会动摇国家的基础,甚至可能亡国。皇帝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后,就停止了下西洋的活动。

其次,中国历代的统治者普遍认为,农民手里不应该有太多的钱,如果农民手里有了钱,再有几个有野心的人,就有可能招兵买马夺取他的江山。而且,通过海外的贸易交流活动,农民们也能接触到一些外面先进的东西和先进的思想,这一点就更可怕了,农民的想法一旦多了起来,就有可能采取各种行动,威胁到了自己的封建皇权统治。另外,郑和每次下西洋对于朝廷来讲,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无益于国计民生。

因此,明朝的统治者鉴于这些问题,为了继续维护自己的皇权统治,就实行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还实行了“禁海“政策,禁止民间与海外的贸易活动。所以,”闭关锁国“的政策,是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实行的,只是到了清朝时期进一步加强了。

大家都知道,这种”闭关锁国“的政策,对于打击海盗和海上走私,稳定沿海地区的政权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政策就扼杀了资产阶级萌芽的发生,阻断了与世界其他先进文化的交流,这就使中国慢慢地落后于世界的发展了。到了1840年,当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敲开国门的时候,中国的封建统治者才想起要学习别人的先进文化,已为时晚矣。各位网友,你对此怎样看,请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