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三百年,始终没发生过“宦官干政”?这一举措不得不服

2024-04-11 14:43     360kuai

在中国古代的宫廷之中,有一种人历来为世人所诟病,却又占据着历史的重要一角,那就是:宦官。宦官称"太监",是隋唐以后的事。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后宦官亦通称为太监。到了明代,宦官权势日增,人们就把所有宦官都尊称"太监",太监也就称为宦官代名词了。

在古代,帝王们信任这些人的忠心,因为,对于太监来说,除了帝王宠爱,他们别无倚仗。也正是因为太监与寻常人不同,所以,他们一旦得势,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擅权的情况。遇到明君在位还好,尚能压制这些人,若是皇帝较为懦弱,则多半会被这些人所辖制。

在历朝历代中,尤以明朝宦官擅权的现象最为严重。明英宗朱祁镇时期的土木堡之变,与当时权势逼人的王振,就有莫大的关系。所以,作为明朝后继者的清朝便吸取前人教训,在太监的使用上做了一些限制,即:改革后宫时,特意采纳了削减太监数额的举措。

清朝初期,太监人数仅仅为9000人,相比明末的9万多人大大减少了。后来,清朝每一代的太监人数均未超过3000人。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