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进入3月,行业人才流动就已呈现加速状态,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卸任其管理的产品并不再转任本公司其他职位。
3月初,银河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的公告,公司副总经理钱睿南因个人原因辞职。在写给基金持有人的信中表示,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是看到银河基金发展势头良好,投研队伍已具备很强的战斗力,能够为投资者创造良好收益。因此我也能够安心地走出舒适区,迎接新挑战、激发新潜能、取得新收获。
本月初,广发基金也发布多条基金经理变更通知,旗下明星基金经理、债券投资部总经理谢军同时卸任多只产品。谢军在广发基金任职超过14年,历任管理基金数54只。其中2008年3月27日至2021年4月8日管理下的广发增强债券任职回报达92%,是其管理的回报最高的产品。
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3月以来就已有42位基金经理离职,涉及36家基金公司,今年前两个月,离职的基金经理数量为39位。对比来看,近一个多月来公募基金经理离职更加频繁。
那么,基金产品"舵手"变动对产品业绩会有怎样的影响?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投研实力较强的公司,基金经理的业绩不仅是依靠个人,也依靠公司投研团队。这样即便基金经理离职,新任基金经理也可以得到既往的支持,基金受影响的可能性比较小。
如广发基金接任谢军的基金经理也有业绩不错的任职回报率。其中,广发增强债券接任者就是拥有接近20年从业经验的张芊,其现任广发基金副总经理、固定收益投资总监。2013年7月12日起管理下的广发聚鑫A/C任职回报为144.06%/13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