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犯了三个错误,使得宦官专权乱政葬送了大明江山

2021-08-13 05:56     360kuai

从永乐年间开始,直到明亡为止,明代宦官在政治舞台占据着重要地位,他们干政的范围不仅及于政治、军事,还达于各经济领域,乱政的情况比汉、唐两朝更为严重。其中英宗时的王振、武宗时的刘瑾及熹宗时的魏忠贤等"三宦"弄权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专横现象。造成明代如此严重的宦祸,无不与朱元璋所推行的政治措施有关。其实,朱元璋鉴于汉、唐宦官专权的历史教训,是非常注意预防这种历史在明代的重演,所以,他规定宦官只能洒扫侍奉,不准识字,不能用作耳目心腹,严禁他们预政典兵,与诸司文移往来;甚至将"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的禁令铸为铁牌,悬之宫门。可见,朱元璋对防止宦官干政,态度是颇为坚决的。可是事实上,大明朝正是葬于宦官专权乱政的。

朱元璋犯的第二个错误是大肆封藩,此举加速了明朝宦官专权乱政的到来。汉初和晋初部分承袭过这一制度,结果都酿成了大乱。朱元璋考虑建藩时,也不是没有意识到其危险性的,但他他所意识到的危险性也只是封藩有可能导致同室操戈,骨肉相残或重蹈封建割据的覆辙,从未料到封藩是导致宦官专权的祸害之一。1339年,也就是在朱元璋死后仅过一年,他的子孙便将其谆谆告诫"当各守祖宗成法,勿失亲亲之意"当成耳边风,燕王朱棣与建文帝间大动干戈,爆发了"靖难之役",战火持续了三年多,卒以燕王取得胜利而结束。尽管战争并没有带来历史的倒退,但"靖难之役"后明朝宦官的际遇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朱棣即位后,便大杀惠帝时官僚达数万人,造成了大臣难信,有能之臣甚少的严重局面。更主要的是,在靖难之役时,朱棣南下,多方受阻,直到从建文帝左右逃出的宦官通报消息后,才得以避实就虚,一举进入南京;还有其藩府旧人,如郑和、王彦、马骐等人,他们同朱棣一起,出入战阵,立下汗马功劳。因此,朱棣以宦官"忠于己",把朱元璋为防宦官专权而规定的法制和祖训踢到一边,"多所委任",把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归于宦官,尤其是特务机关东厂的设立,便使宦官如虎添翼。于是,通过靖难之役上台的朱棣开了明代宦官专权之祸。之后,明代宦官的权势便有加无已,并最终演化成一幕幕宦官把持国柄,掌乱朝纲的政治局面,直到明朝灭亡。

朱元璋废除丞相是犯得第三个大错误,废除丞相使宦官取得批红之权,干预朝政,导致大明王朝的败落。本来,设置丞相原可以补救君主世袭制的弊病,因皇帝传子,而且必以立长立嫡的宗法原则世代相传,皇帝之子不必贤,端赖丞相传贤以为补救。废相后,皇帝传好传坏,没有任何补救的可能,因而也导致弊病百出。其中朱元璋废除丞相至少在两个方面为宦官专权留下了严重后患。朱元璋废除丞相,把一切军政大权维系在一人身上,庞大而笨重的封建国家机器由一人控制和指挥运转,这种局面于任何人也难以维持长久。洪武十七年,给事中张仁辅详细计算朱元璋上朝八天所处理的大事,多达三千二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处理四百多件。为此,朱元璋"昧爽临朝,日晏忘餐",到了晚年也日勤不怠,但已"忧危积心"力不能支。这在朱元璋时代由于他勤于政务,才能过人尚属可行。但朱元璋是按照自己的品格来构造垂诸永久的政体,殊不知这种品格是不能遗传的。事实上,永乐后,其余的君主几乎均是昏聩无能的荒怠之主,自己不能亲理政务。从永乐开始的一些皇帝,便将很大的权柄赋予宦官,造成了明代宦官专权人数之多,情况之严重,达到史无前例的地步。朱元璋在废相后,为处理庞杂的事务,不得不设殿阁大学士备顾问应对,并令其协助一些指定的文翰工作,但为防止他们重操相权,殿阁大学士也只是从翰林院挑出来的一些新进士。但是这种做法只能勉强维持一时,随着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变化,重大的制度蜕变实属难免。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