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宁死不屈到争着“请降”,为何太平军将领前后反差这么大?

2022-12-08 12:40     360kuai

1842年,清朝在鸦片战争中惨遭失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赔款银元2300万,割让香港,开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为赔偿巨款,清朝加大对人民的盘剥力度,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酿成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差点将王朝送进坟墓。1851年1月,洪、杨发动金田起义,不到3年时间,太平军便攻占南京,占据了大清半壁江山。之所以如此顺利,自然离不开一批骁勇善战之悍将,如萧朝贵、罗大纲、林凤祥、李开芳、石祥贞、韦俊、曾天养,等等。正是这些悍将浴血奋战,不畏艰险,太平天国才能顺利到达南京。

1853年5月,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员等率2万"老广西"北伐,不到半年时间便纵横中原,如入无人之境,兵锋直抵天津,吓得咸丰都想外逃。但是,由于后勤补给跟不上,林凤祥、李开芳只好后撤,一路退往连镇,而后李开芳率兵去高塘,互为犄角。面对僧格林沁、胜保两大军团围困,北伐军不屈不挠,坚决战斗到最后一刻;李开芳甚至凭借600兵马扛住几万大军一个多月,搞得咸丰大为恼火,直接撤了胜保职务。被俘虏后,林凤祥、李开芳等不为清廷"淫威"所屈服,没想着要投降;李开芳麾下大将黄恣端临刑前还一脚踢飞刽子手,并说:"出天京,所向无敌,清妖不堪一击,灭亡就在眼前",实乃霸气外露。太平军将领此种宁死不屈之精神,着实可贵,值得敬佩。

遗憾的是,太平军将领此种"宁死不屈"、"不畏清妖"之精神,在后期则并不多见,许多将领甚至争相"请降"清军,求着投降,生怕晚来一步,别人不接纳似的;在苏南作战时,还出现过太平军将领成群"请降"现象,也算是军事史上一大奇观了。例如,1859年,韦俊、李昭寿降清;1861年3月,程学启、丁汝昌投降湘军,出卖陈玉成;同年4月,钱桂仁、骆国忠叛降清军,坑了李秀成;1862年5月,苗沛霖再次投降清朝,并活捉陈玉成,将其献给胜保;1863年11月,郜永宽、汪有为等四王四天将投降李鸿章,砍掉谭绍光人头,献上苏州。这些投降的太平军将领,并不是战败投降,被俘虏后投降,而是主动"请降",有些甚至还掌握数万大军,却心甘情愿投降。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