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也犯大错,当初他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其中有哪些原因(2)

2021-04-13 18:30  360kuai

太子死后,储君位置虚空,朝廷里大臣纷纷进言要早日立储君,朱元璋也知道确实是这么一回事,但迟迟下不了决心。当时,朱元璋的在世的儿子还有燕王,周王、秦王等,但这些皇子除了燕王外,都不成器,没纳入他的储君人选中。

那么摆在朱元璋面前的就是儿子朱棣和孙子朱允炆之争了。燕王朱棣当时封地在北平,他用兵神武,牢牢将胡人抵挡在如今长城外一带,在军中颇有威望,往往能一呼百应(从后来迁都北京也能知道朱棣是个很有魄力的人)。当然,对比之下,他的侄子朱允炆就显得有点文弱。朱允炆几乎是娇宠长大的,从小没经历什么风雨,相比而言更加单纯与不谙世事。当然,另一方面来说,也更加无害。

朱元璋将其苦恼与大臣刘三吾说,刘大臣不假思索地认为朱允炆是最佳人选。刘大臣说了很多,但有一点打动了朱元璋,他说朱允炆为人善良,孝顺,具有文人气息,他上位后必定会尊重叔伯,爱护兄弟的。朱元璋本来就是个腹黑的人,也是从腥风血雨中走过来的,知道那些肮脏的手段。他也知道,要是让燕王上来,其他的皇族血脉可能会被清洗,而善良的朱允炆还是会给各位皇叔一线生机的。

为了让善良的朱允炆能够坐稳这把皇椅,朱元璋可谓是煞费苦心。首先将有可能功高盖主的各种功臣如胡惟庸等诛杀,然后将各个皇子派往各封地,远离当时的权力中心南京,无事不可回京。希望能让朱允炆的路皇位坐的稳一点。可惜的是,一切都抵不过朱棣的狡猾,以一招"平定叛乱"就拥兵入皇城了,并最终夺走了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