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兄弟胡作非为,张家人狐假虎威,就连当时的民间普通百姓都很反感。有些人甚至把他们贩卖的小吃改成张家兄弟的名字,供人吃喝。朝廷上的大臣们终于坐不住了。即使在酷吏时代,依然有据理力争、搞死酷吏的大臣,如今武则天对待大臣更为温和,他们更不会坐视二张干预朝政,很快,朝臣们开始联手反击。大臣们开始找张氏兄弟的麻烦。文臣们熟通法理,张氏兄弟平日贪赃枉法也留下不少把柄,他们几乎不费力气就找到了这对兄弟的犯罪证明。他们开始试图依照国家法律,来逼迫武则天处置这对无法无天的兄弟。首先被提上日程的是张昌宗的霸占农田案件。在武周朝,农田受到官府保护,不论什么样的官员都不能随意侵占,若有违规,既要缴纳罚款,同时会被免去官职。
当御史台的官员检举张昌宗占了大量农田,提议必须从严处罚时,却由二张的亲信经手了此案,只让张昌宗交纳了少量的罚款,官职照旧。御史台的官员们不依不饶,事情闹到了武则天面前。武则天当然要庇护她的张郎,只听她对大臣们说:"张家兄弟于国有功,就宽恕他们一次吧。"有大臣忍不住讽刺:"张家兄弟人卑位高,于国有何功劳?"武则天一时语塞,这时一向对张家兄弟溜须拍马的宰相杨再思说:"张氏兄弟为陛下炼制丹药,让龙体无恙,这不是大功吗?"武则天连连点头。就算女皇一而再,再而三地庇护张氏兄弟,仍有大臣不肯善罢甘,曾为边疆和平立下汗马功劳的唐休璟就是其中之一。他一再要求追究二张的经济问题,女皇疲于应对,只好将他调到外地,以图眼不见为净。
唐休璟愤恨不已,无奈武则天调令已下,他只好离开京城临走不忘嘱咐同僚们再接再厉,务必不要放过两个小贼。另一起贪污案也被揭发,在朝廷的工程中,张家人靠着裙带关系成了工程负责人,大捞油水。这位亲戚正是李迥秀,在辈分上,他是二张的继父。这位年纪轻轻的醉鬼不但贪污,还忽视工程质量,数罪并罚,也只是被下放到外地当刺史。这件事也让大臣们更加了解到二张的地位牢不可破,他们又开始想别的办法。武周长安四年(704),通衢大道上突然有人贴出密告,说二张想要谋反。御史台的官员们又拿出新的证据,证明张氏兄弟曾私自找人看相,而且他们还找到了人证,说出了相对张氏兄弟说的话。武则天最重视谋反,这一次,她可不能私枉法。人证既然在,张易之和张昌宗不能抵赖,承认的确去看过相,但谋反云云,纯属诬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