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登之围到5G大战,中国人弯道超车靠的是什么?(2)

2023-01-29 17:39     360kuai

因此白登之围时,面对韩王信勾结外族的反叛,汉朝其实是急于速战速决的,这就不难理解在取得前期的针对韩王信叛军的一系列胜利后,汉军急于寻找一个和匈奴主力决战的机会,所以听说匈奴军队在山西平城附近出没的消息后,刘邦就不顾劝阻主动出击了,但是同时期的冒顿单于也是一个高超的战术家,利用汉军急于求胜,打不起消耗战的心理,诱敌深入,最后在白登山刘邦的部队被30万匈奴骑兵切割包围(虽然游牧骑兵的供应链不太一样,但是我觉得数据还是太夸张了)。经过七天七夜的围困,刘邦接受陈平的建议,巨额贿赂单于的老婆,让她说服单于放了刘邦。面对刘邦主力的紧逼,以及匈奴生产方式无力治理汉地的现实,冒顿单于选择了接受议和,双方开始了长达70年的和亲路线。本质上就是汉家女屈辱地带着巨额嫁妆(上贡)嫁给匈奴统治者,填补他们的掠夺贪欲,来阻止匈奴大规模南下,虽然双方边境摩擦不断。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学者的考古发现也很值得关注,HNK还专门做了一部纪录片《金属之路-鲜为人知的古代文明之路》(点击左下角阅读全文就能看到),很值得一看。

他们发现匈奴虽然大规模组织战争的能力不如汉朝,但是军工业实际上是领先的。原因是因为无论是中国,还是匈奴,代表当时最先进的尖端技术的冶铁技术都是来自西北。赫梯人发明了大规模冶铁技术,传给了斯基泰人,斯基泰人又把技术传给了匈奴。斯基泰人用铁质兵器狠狠教训了希腊人和波斯人,匈奴很可能是在同斯基泰人作战、贸易的过程中掌握了该技术,中国则是从新疆地区输入到西北,再渗透到内地。中国由于青铜冶炼技术举世无双,对于新技术的改良和学习欲望不如匈奴这样的马战民族。于是,直到与匈奴人作战的时候,中国军队虽然有弩,但是用的箭头还是青铜的。这很好理解即使到现代,军工追求的首要标准,不是尖端,而是可靠。我们国家对国防工业的要求,现在依旧是"自主可控"这四个字。历史考古发现,因为汉朝初年中国本土的冶铁方法相对不够先进,冶炼出来的铁很脆,在战场上与匈奴的先进武装一碰就断,所以,汉初的军队不太可能大规模装备铁器。这意味着要想压制匈奴,需要更大的人力投入,一旦谋略错误,军工上(主要是马匹和兵器)的差距会带来致命的损伤。历史太客观了,以至于我们难以想象大汉男儿用血肉之躯冲向异族骑兵时候的悲壮。

所以输了就是输了,没必要掩盖,付出的代价也是民族挣扎向前所做出的努力,关键是历史上,汉朝和其治下的百姓是怎么做的?

汉朝先是搞了四月律令恢复经济,推崇黄老学说,克制统治者欲望,休养生息,恢复国力,此后出现了大利于天下的文景之治,到景帝时期,通过削藩策和打赢"七王之乱",实际上也在不断强化中央集权。生产力的恢复也让装备骑兵成为了可能,汉朝的时候,养一匹马的口粮可以养活38个人,所以对于农耕民族来说,组建骑兵部队是一件极其烧钱的事情,这是匈奴不太可能遇到的情况,汉武帝背负着好战的骂名也要搞一只当时最先进的部队出来也就不难理解了,这是两个民族注定的一战,这将决定谁成为东北亚老大,也将决定汉民族未来的命运。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