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不仅蜀汉和东吴有镇军将军,对于曹魏,也有两位镇军将军。并且,这两位镇军将军还是一对父子。一方面,陈群(?-237年2月7日),字长文。颍川郡许昌县(今河南许昌东)人。三国时期曹魏重臣,东汉太丘长陈寔之孙、大鸿胪陈纪之子。陈群出身名门,早年被刘备辟为豫州别驾。曹操入主徐州时,被辟为司空西曹掾属。曹操封魏公时,陈群任魏国的御史中丞。后拜吏部尚书,封昌武亭侯。曹魏建立后,陈群历任尚书令、镇军大将军、中护军、录尚书事。曹丕驾崩后,陈群受诏辅政。曹叡即位,任司空、录尚书事,累封颍阴侯。青龙四年十二月(237年2月)病逝,谥号"靖"。就陈群曾经担任的镇军大将军,之所以多出一个"大"字,是因为其德高望重,资历深厚。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征东将军和征东大将军之间,后者往往会授予资历较为深厚的将领。
镇军将军:陈泰
最后,陈泰(200~260年),字玄伯,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市)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司空陈群之子。在曹魏中后期,陈泰曾经镇守曹魏的雍凉地区,以此抵挡蜀汉大将军姜维的进攻。到了甘露元年(256年),执掌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将陈泰调回朝廷,任尚书右仆射。不久,吴将孙峻率军出淮、泗,摆出欲攻魏的姿态。司马昭即调陈泰为镇军将军、假节、都督淮北,并诏命徐州监军以下皆受陈泰节制。孙峻退兵后,朝廷又召回陈泰,改任左仆射。甘露五年(260年),司马昭弑杀了曹魏皇帝曹髦。陈泰知道后,当即跑到现场,与太傅司马孚倒在地上,枕着曹髦尸体号哭尽哀。司马昭弑君之后,召陈泰一同商议善后事宜。对此,陈泰说:"只有斩杀贾充,才能以谢天下。"司马昭又说:"你再考虑看看有没有别的办法?"陈泰回答:"难道还能让我说别的话吗?"因过于悲恸,不久即去世。由此,对于镇军将军陈泰来说,因为和他的父亲陈群一样,因为一直以来都受到了曹魏的恩惠,所以对司马昭弑君这一行为十分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