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中期往后的一段时间,宦官和外戚在朝堂内争夺权力,在朝堂外抢夺利益,朝廷内外被搞得混乱不堪,皇帝几乎被架空,皇位形同虚设。宦官单超等人协助汉桓帝诛杀剿灭了外戚梁冀以后,凭借参与谋划的功劳,五人同日被封为侯,历史上号称"五侯专政"。从此东汉开始出现了宦官掌权的局面。
掌握了国家的政务大权之后,宦官们放肆地搜刮民脂民膏,强取豪夺;同时又把持了朝廷官员的选拔大权,滥用亲朋,堵塞了一大批有品行、有学识的知识分子的仕途。当时,有一批士族地主出身的官员对宦官掌权非常不满,一批中小地主出身的太学生也站出来批评朝政,就这样,这些人东汉的朝堂之内凝聚,逐渐形成了一个反宦官的党派。
公元165年,陈蕃当上了太尉一职,名士出身的李膺则做了司隶校尉,这两位对宦官的态度都是十分痛恨反对的。陈藩和李鹰得到了太学生们的支持拥护,被当作反对宦官的领导人物。有一个跟宦官勾结而又迷信占卜的人,名字叫张成。他通过占卜,预测到皇帝将要进行大赦,就唆使他的儿子去杀人。不料正好碰到李膺审查这个案子,他的儿子被判处死罪杀掉了。张成为儿子的死耿耿于怀,对李恨得咬牙切齿。宦官们了解了这一情况,觉得可以把张成当作一把刀,借助张成急于向李鹰的为儿子报仇心态借张成的手除掉反对自己的李鹰,于是就唆使张成向桓帝告状,说太学生还有诸多名士,以李膺为首,暗地里结成一党,常常在私底下聚在一起诽谤朝廷,败坏风俗。桓帝听张成这么一说,立马就相信了,连调查了解都没去做,就直接下令逮捕李膺等二百多个党人。有些党人一得到消息就逃往了外地,桓帝派人到处搜查,并张贴出告示,悬赏追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