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刘锜负责西北边防事务之时,曾经与另一位南宋名将共事,他就是镇守蜀地的吴玠。
吴玠,字晋卿,不出意外也是出身西北,是顺德军陇干(甘肃静县人),北宋末年加入泾原军,在徽宗政和年间,因作战勇猛,多次抵御西夏进犯,成为低级军官。在随军平定方腊起义后,官至泾原第十将。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累功进至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不久金军叩关,吴玠率军迎战,将金兵打得狼狈而逃,连金军主帅之一的撒离喝都被吓哭,获得了''啼哭郎君''的称号。
同年九月,宣抚处置使张俊调集宋军展开富平之战,在战前和战事之初,吴玠都建议凭借西北地利据险而待敌军疲敝,再一举歼灭,可惜此时的吴玠人微言轻,无人肯听他的良策,致使金军接连攻破五路宋军。
此时吴玠收集溃兵于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意图死守,部下有人建议应继续撤至汉中,吴玠表示''敌不破我,轻进?吾坚壁重兵,下瞰雍甸,敌惧吾乘虚袭其后,此保蜀良策也。''于是吴玠部列栅死守,将金军拖在和尚原,不仅使得金军不敢南下汉中,也保全了凤翔不受侵扰,当地百姓感念吴玠,连夜送粮给吴玠,吴玠按市价给钱,百姓更为感动,不惧金兵拦截和连坐之法,冒禁送粮,如此使得吴玠部坚持数年,而此时的他已经与朝廷失去了所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