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蘭州|消失多年的四大城门(11)

2021-10-03 11:19  360kuai

通渭路南口至辕门(位于今省政府处,为原明肃王府朝房午门,清代改为总督衙门之辕门,周围满布鹿角栏栅)一段称西栅子;辕门至箭道巷一段称东栅子;箭道巷至来熙门一段称东大街。民国三十一年,全路更名为中华路。1958年该路以甘肃省张掖县命名为张掖路,沿用至今。

武都路

民国路

民国路东起静宁路,西至中山路,全长1317米。该路自明初筑城后,即为内城主要东西向干道之一,当时东起贡元巷,西至永昌路。自清末以来,自东向西分段称小仓子(今贡元巷至兰园口一段)、学院街(兰园口至酒泉路)、府门街(又称部门街,酒泉路至鼓楼南街,即今之陇西路)、县门街(鼓楼南街至永昌路)、百子楼(武都路至西城巷)。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5月26日,该段路开始拓建。路基宽度仍为12米,车行道7米。铺筑碎石路面;人行道每边2.5米,铺青砖。同年8月7日,工程全部竣工,将该路命名为民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