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蘭州|消失多年的四大城门

2021-10-03 11:19  360kuai

据史料记载,兰州,在我国明代以前曾有多次筑城,但因年代久远,早已不见当时景象。至明代初期,兰州建成了内城,周围六里二百步(每步为五尺),呈东西略长的矩形。

城墙高三丈五尺,宽二丈六尺。有四门:东曰承恩门(后改为来煦门),西曰永宁门(后改为镇远门),南曰崇武门(后改皋兰门),北曰广源门(俗称水北门)。

明宣德年间(公元1426年--1435年),增筑外城,周长为十八里一百二十步,呈不规则形。从此,兰州城初具规模。

后来,在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年--1449年),又增筑承恩门外郭,并建外郭九门:东为迎恩(俗称东稍门),东北为广武(俗称新关门),再东北为天堑(俗称下水门,后改为庆安门),南为拱兰(俗称南稍门),东南为通远(俗称小稍门),西南为永康(后改为安定门),再西南为靖安(俗称下沟门,后改为静安门),西为袖川(后改宗棠门,俗称西稍门),北为天水(后改为通济门,俗称桥门)。

至此,兰州城郭建筑始告固定。清朝时,把城门和城墙包以砖砌。民国时,把内城四大城门分别称为东西南北门。1949年后,为适应城市建设,兰州城墙、城楼逐渐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