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蘭州|消失多年的四大城门(10)

2021-10-03 11:19  360kuai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张掖路,呈东-西-南走向,长627米,宽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据《皋兰县志》所载,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历史,因巷内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树巷,因巷内有古树五株而得名。

木塔为唐代所建。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地处西域的高昌国国王鞠文泰(甘肃榆中人)率其部众到长安晋见李世民,往返均途经兰州。为表达高昌国同唐王朝友好的愿望,于唐贞观九年(635年)他在木塔巷处兴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内修有一木塔,故又称木塔寺。自明代赐名木塔寺后,该巷遂改称为木塔寺巷,之后逐渐简称为木塔巷,沿用至今。

张掖路

中华路

张掖路旧名中华路,从辕门向西走,就是中华路。明代至前清时期,该路通称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国初,自西向东分为几段:自镇远门(位于今西关十字与张掖路西口之间)至钟鼓楼,(位于今陇西路与张掖路交叉处)一段称西大街,钟鼓楼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称侯府街(因清初靖逆侯张勇府邸建于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