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种纠葛,对沈源深却形成了重大影响,毕竟沈源深也是唯理学是瞻的传统知识分子,他打心眼里站队自己的老师倭仁。但与此同时,沈源深还在军机处上班,作为军机大臣的恭亲王奕?,是他的大boss,所以沈源深也不好公开谈论自己的意见。 后来倭仁年老故去了,沈源深自觉接过了倭仁的班,致力于推广儒家理学。当然这种"接班"是非正式的,只是说明沈源深有此心志而已。这就为后来的一系列故事埋下了伏笔。 转眼到了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的权利斗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奕?任军机处大臣兼领班总理衙门大臣,在军事、外交领域牢牢控制住权力,对慈禧的权力欲望形成了很大的牵制作用。
到了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全面爆发,清军在前线溃败。慈禧太后借此抓住了军机处大臣奕?的短处,她联合醇亲王奕譞,一同对奕?发难:以指挥战事不力、怯战等为由,罢免了连同奕?本人在内的全班军机处大臣。这就是"甲申易枢"政变事件:"甲申"是年份,"易"改变,"枢"是军机处权力中枢。 醇亲王奕譞是恭亲王奕?的弟弟,本来他们两兄弟感情十分好,在同治时期还齐心协力辅佐过同治皇帝,但现在是光绪皇帝当政,而醇亲王奕譞是光绪的父亲,在权力诱惑跟前,醇亲王最终还是选择了背叛哥哥,跟慈禧站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