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不言和,暗合不明和:崇祯十一年明朝的“议和”之念(2)

2022-08-30 06:19     360kuai

在中国古代,中原政权同北方游牧政权的议和实在是不罕见,就以北宋与大辽的澶渊之盟为例,北宋此前虽然倾尽国力试图收回幽云十六州地区,但经历了多次激战,多是惨败而归,甚至宋太宗赵光义差点为大辽所俘虏。从这个角度看,北宋是有雄心壮志的,奈何北部边疆崛起了空前强大的大辽,且有直接治理汉地的执念,故北宋君臣心有余而力不足。宋辽双方在长期对峙和损耗之后,都觉得这种民不安生、统治者也不安宁的局面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因此,宋真宗时北宋和大辽签订了澶渊之盟,之后一百年两国之间几乎没有发生大的战事。史家虽然指摘北宋军力衰弱无法收回幽云地区,但对澶渊之盟的正面影响也并未否定,即此后北宋的相对盛世也是建立在该盟约之上,而大辽也得以休养生息,发展经济。

崇祯十一年六月,明朝边将与清国协商议和,辽东巡抚方一藻将相关情况汇报给崇祯帝,他认为,此时明朝军队相对孱弱,对内需弹压农民军,对外需应对满蒙联军,实在是顾此失彼、国力不支,因此主张同清国议和。在方一藻看来,议和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因为隆庆朝时明朝曾与漠南蒙古议和息兵、万历时实现了俺答封贡。方一藻的建议,得到了兵部尚书杨嗣昌的支持。结合崇祯朝明朝与清国(崇祯九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关系来说,议和并非不能选择。其实不仅是崇祯帝,甚至包括一些权臣,都觉得同清国长期对峙,消弱了明朝自身的实力,内心有议和的念想。但是他们都太要面子,或者是缺乏担当,害怕议和从己出而遭到言官的群起批判。

那为什么俺答封贡可以实现,而崇祯帝等君臣却羞于公开主张议和呢?崇祯朝与清国议和,同隆庆朝与蒙古议和最大的区别在于,清国不仅侵占了明朝的部分辽东地区,甚至将都城迁往沈阳,明摆着打算长期据有明朝土地。所以,对明朝来说,议和而不能收回故土,于情于理有些说不过去;对于清国来说,议和确实可以,但底线是占有明朝的辽河以东地区。二者在议和的条件上互斥,但如果议和条件不成熟,或许可以协商暂时停战。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死要面子活受罪",明朝就是此类的典型。准确的说,在崇祯十一年时,明朝与清国议和,还是有实力和资格的,因为明朝的"内忧"即农民起义基本被压制,明朝暂时只有清国这个眼前的对手,明朝同清国议和,不至于进一步丧失领地。如果把时间再往后推几年,那时农民起义再次如火如荼,中原局势乱成一锅粥,而明朝的辽东镇又陷入清国的重压和围困之下,彼时且不说清国是否愿意同明朝议和,即便愿意,那恐怕也是明朝进一步割地求和,对明朝君臣来说更是"丧权辱国"了。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