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留下的五大辅政大臣,都是东吴重臣,却都没有好下场(3)

2025-07-01 15:42  360kuai

魏国大将军司马师借孙权新亡,发兵三路攻吴。西路王昶攻南郡、中路毌丘俭攻武昌,东路司马昭为都督,统征东将军胡遵伐吴,率步骑七万攻东兴。东吴军情告急,诸葛恪亲率四万援军到东兴,命丁奉为前锋。丁奉亲率三千人坐舟楫顺水而下,两日到达东兴。因天降大雪,胡遵等人喝酒而毫无戒备。丁奉率本部人马轻装突袭魏军营垒,其他吴军也相继到达。魏军恐慌而逃,落水及互相践踏的死者皆有万人,毌丘俭、王昶等得知东兴兵败,皆退走。吴主孙亮进封诸葛恪为阳都侯,加封丞相、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东兴之战获胜后,诸葛恪产生了轻敌之心。

建兴二年(253年)三月,诸葛恪不顾众人反对,征发二十万人伐魏。之后诸葛恪包围合肥新城,魏牙门将张特率三千人拒守合肥新城,苦战月余。但吴兵仍不能攻克。吴军士卒疲劳,加上天热和饮水等原因,士卒们患病的已经达半数以上,死伤随处可见。魏国知吴军疲病,于是命司马孚、毌丘俭趁势率军急进,合击吴军。诸葛恪被迫率兵撤退,士卒们受伤染病,死伤惨重。从此,百姓对诸葛恪大为失望。诸葛恪回朝之后,开始独断专权。

孙峻想与诸葛恪争权,便说诸葛恪叛乱。建兴二年(253年)十月,孙峻和吴主孙亮定下计策,置酒请诸葛恪赴宴。孙峻埋伏了士兵,诸葛恪在宴席上被害,之后被夷灭三族。

三、孙峻(219年-256年),字子远, 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 三国时期吴国宗室、权臣。孙坚之弟孙静曾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