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临终前,孙弘任少傅,与诸葛恪、太常滕胤 、将军吕据、侍中孙峻一同召入宫中,嘱托后事,成为辅政大臣。第二天,孙权驾崩,孙弘秘不发丧,打算伪造诏书,赐死诸葛恪。不过此事被孙峻发觉并告诉了诸葛恪。诸葛恪假意宴请孙弘,乘机除掉了孙弘。
二、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诸葛瑾长子。
诸葛恪自幼聪明伶俐,才思敏捷,受到孙权喜爱。成年后,成为太子孙登幕僚,辅佐太子。之后孙权开始让诸葛恪领兵。嘉禾三年(234年),诸葛恪毛遂自荐,说自己可以招抚山越,被孙权提拔为抚越将军,领丹阳太守,拨给他骑兵三百人。诸葛恪先后收服山民达十万余人,他将其中壮丁四万余人编入军队。孙权嘉赏诸葛恪为威北将军,封都乡侯。之后诸葛恪率兵在庐江皖口屯田。
赤乌八年(245年),丞相陆逊去世,诸葛恪升为大将军,假节,驻武昌,代替陆逊领荆州事。赤乌十四年(251年),孙权病卧在床,命令诸葛恪任太子太傅,辅助年幼的太子孙亮。神凤元年(252年),孙权病危,又召集诸葛恪、孙弘、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以及侍中孙峻处理身后事。第二天,孙权去世。孙弘平时与诸葛恪不和,想除掉诸葛恪。诸葛恪闻知,杀死孙弘,发布孙权死讯,为之发丧。孙亮即位后,拜诸葛恪为太傅。诸葛恪为收取民心,广施德政,免掉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