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维特(作者原创授权)
汉末三国的名医群体,最有名的就是"建安三神医":华佗、张机(或可作张玑)与董奉三人。三人当中,留下著述最多的,就是曾任长沙太守的张机(张仲景),此人大概与华佗并世,有可能也是在赤壁之战前后就与世长辞,那么这位名医的一生又大概是怎样的呢?
因为张仲景著作散佚太多,加上他接触的社会名人也不多,所以陈寿《三国志》与范晔《后汉书》中,根本没有关于此人的记载。他的生平,只能从各种零散资料中加以搜罗,才能看到一点概况。
张机,字仲景,后世多以其表字称呼他本人。他是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州穰东镇)人。他的家族,是南阳郡的大族,说起来很有可能与张衡这位著名前辈有关。但由于他的著作散佚,其中最有名的《伤寒杂病论》,经晋朝太医王叔和整理,形成了《伤寒论》一书,宋朝王洙、林亿、孙奇等人又将他们所发现的《伤寒杂病论》的残篇整理为《金匮要略》。除此以外,他的著作,全都散佚不见了。唐人甘伯宗在《名医录》中曾提及,张仲景的师父,是与他同郡的张伯祖,他的这位师父,有可能是他族中的长辈。但是,自诸侯讨董以来的动乱,也让他的宗族中人多半丧命,张仲景本人在《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这样悲痛地陈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他所言的"伤寒",其实是一系列发热性传染病的合称,其实,这类疾病,早在汉末全面动乱以前,就已经让人民苦不堪言了。其最初的来源,大概是由于两汉连年与匈奴、羌人等游牧民族交战,从草原地区引入的鼠疫等传染病。这类瘟疫在河北各个州郡为害最重,也引发了半巫半医的太平道的盛行,从而导致了张角三兄弟的黄巾军大暴动。而张仲景的故乡南阳郡,自诸侯讨董至赤壁之战以前,一直征战不休,人民流离失所,自然每个人也会因营养摄入不足或过分劳累而造成身体抵抗力下降,所以张仲景的宗族之中,就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因流行病"伤寒"折损了一半以上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