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婴幼儿辅食标准里并没有对米粉进行分段,换言之,按照国标生产的婴幼儿米粉基本适合6~36月龄的宝宝食用,另外,有些米粉分段的月龄跟官方标准不一致,导致选择困难。如果宝宝对营养需求量比较大,那么可以酌情增加米粉的添加量。
2、坚持"由一到多"的原则选择。
婴幼儿米粉可以分为单一谷物米粉和多种谷物米粉,在6月龄后,建议先选择单一谷物米粉(大米或小米),等一段时间后,宝宝适应了之后,可以再换多种谷物米粉,因为某些谷物(如麸质)可能导致宝宝产生过敏症状。
另外,也有原味、果蔬味、肉味的米粉,按照"由一到多"的原则,同样建议优先添加原味的米粉,适应后再慢慢选择添加了果蔬味、肉味的米粉。
3、进口"高铁"米粉看情况选择。
婴幼儿米粉是宝宝膳食铁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国产和进口米粉在含铁量上可能差别较大,如美版嘉宝全麦谷物米粉含铁量是33mg/100g,国产嘉宝原味营养米粉含铁量是5mg/100g。
在肉类辅食较少的前提下,母乳宝宝可以选择铁含量更高的进口米粉,因为母乳铁含量(0.35~0.71mg/L)非常低,如果选择进口米粉,一天不要超过3顿,一顿不超过14~15g;
配方奶宝宝可以选择国产米粉,因为配方奶铁含量相对较高(6.2~8.5mg/100g),国产米粉一日可以吃3顿,每顿25g左右。
4、尽量避免"添加糖"米粉。
在米粉中常见的糖类主要包括白砂糖、蔗糖、冰糖、葡萄糖、果葡糖浆、麦芽糖等,它们仅仅起到的只是增加米粉甜味的作用,无其他营养价值,变相地降低了米粉的营养密度。
选择米粉的时候,注意查看配料表,尽量避免上述"添加糖"。另外,"添加糖"在配料表中排名越前,含量也越高,反之亦然。
不过,米粉里还有一类健康的"添加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等,它们属于水溶性的膳食纤维,特点是不能被口腔细菌利用,但是能被肠道有益菌利用,有一定的改善肠道菌群的作用,对宝宝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