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指的是西晋时期,司马家族内部为了争夺中央政权而展开的一系列的斗争,这场家族之间的权力纷争前后共持续了16年,最后以东海王司马越夺取政权而告终,参与到这场政权之中的主要有八个王,所以史称八王之乱。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囧,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
八王之乱,严重的破坏了当时的社会秩序,而这也成为西晋灭亡的重要原因,早在曹魏政权时,曹爽当政,有人就曾向他指出,如果不分封自己的族人为王,那么政权很可能会落入异姓人手中,可是曹爽并没有听从这个建议,结果后来曹魏的政权果然被司马家族夺去。
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国号为晋史称西晋,曹魏政权失败的事实,对晋武帝的触动很大,为了不使自己的政权重蹈覆辙,司马炎在执政之初,就下令恢复古代的分封制,他封了27个同姓王,给予了他们很大的权利,而且之后不断地扩大了他们的权利,这样一来,司马家族的政权得到了很大的巩固,可是这也为诸王之间权力的争夺埋下了伏笔。在西晋刚刚建立的时候,由于晋武帝的威望统治才能,政权相对比较稳固,泰熙元年,公元290年,晋武帝驾崩,在临终前,他命汝南王司马亮和车骑将军杨骏共同辅佐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