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说得明白些——
意识形态是用来统一国民主流思想的,由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衍生出一系列价值观,比如爱国、尊老等。
价值观,是指导人具体的社会行动的,这也意味着,价值观没有落入实践中,即价值观没有获得人们的认同。
当韩国不去为了民族生孩子的时候,其实也就意味着,爱国这条价值观,没了意义。既然不会为民族生孩子,就更不会在民族危亡时,舍生取义。
当我们把历史拉回20多年前——
在1998年,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爆发,韩国遭遇了经济重创。
1997 年11月11 日,当天韩国的外汇存底只有38.4亿美元,而两周之后,韩国需要偿还的外债就达100 亿美元。政府首次面临信用危机,只能求助于民众。
当时,350万韩国人,约占韩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排成长队向政府捐出黄金,甚至一些新婚夫妻,把自己的“爱情金饰”,也捐出来,与国家共度时艰。韩国民众共捐出225吨黄金,约21亿美金。
抛开对韩国的偏见,这种家国情怀,真的是可歌可泣。这次全民义举,也揭示出,当时民族主义在民众中,有着惊人的感召力。
民族主义帮助韩国挺过难关,也帮助韩国经济腾飞,但现在,那些为民族付出的普通百姓,似乎不再信奉民族主义了。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