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早年征讨陈友谅时,写过两手七绝诗,一首为《征陈过潇湘》:"马渡江头苜蓿香, 片云片雨渡潇湘。 东风吹醒英雄梦, 不是咸阳是洛阳。"另一首诗是以吴王身份亲临湖湘,进入了一个庙庵,僧人问来做什么,问叫什么。朱元璋提笔写出:"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汉,只恁哓哓问姓名"。这是称帝之前的诗文特色,此后在晚年,诗作充满哲学宗教韵味,意境更是浑厚悠远。
增强文化功底的自信后,他对宋濂的学问及作为表现提出了对当时知识分子所欠缺的实用功夫:"尔濂虽博通今古,惜乎临事无为。每事牵制弗决。若使尔检阅则有余,用之于施行则甚有不足。"一个甚字,表现出他对以宋濂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阵营的不满和轻视。
作为粗犷的帝王练就成高级知识分子后,危害也是负面的,那就是他无端制造很多"文字狱",亲自参与删除《孟子》并无辜掠夺了许多文人的生命。一时才能之士"幸存者百无一二"。方孝孺曾在给好友信中写道:"近时海内知名人士,非贫困即死,不死即病。"一直带着怀疑的目光,用屠刀开始大量清洗曾经被他敬仰的知识分子,这个举动,让那些读书人开始如暴雨中的树叶,瑟瑟发抖。
朱元璋的明孝陵_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