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人口变化的趋势中,2亿人口瞬间也被削减了一半,明中后期到底是发生了什么才会瞬间让人口数量暴跌呢?其实明朝还经历一个类似于冰川时代一样的自然灾害。2007年9月1日出版的《清代史料笔记重刊》中就明确的记载了《阅世编》,这本书当中就详细的介绍了明朝小冰河时期所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的恶劣现象。
198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庸闲斋笔记》中,也很详细的介绍了明朝小冰河时期的恶劣现象,所以明朝小冰河时期真的不是空穴来风。小冰河时期的概念是指一种极其恶劣的自然现象,当地表的温度急剧下降的时候,这个地方的粮食产量就会大幅度下降。
但人都是以食为天,所以粮食大幅度减产,这对于人的民生问题也是一种被掐了7寸的,所以人口数量锐减。《清史稿》中记载,明朝从1368年开始,经历过小冰河时期的灾难超过了1101次。小冰河时期,每一次发生的时候,首先影响的是在北方地区的一些游牧民族和打渔为生的渔民们,因为北部地区的纬度位置本身就比较高,所以温度偏低。
遇上小冰河时期北方的人民首先就会面临损失惨重的景象。大批量生物陆续耐不了低温而失去了生命,随着低温不断南下,南方人也开始受到影响。而南方的水稻在宋朝之后,就已经成为了整个中国的主要粮食供应地。但是受害的南方粮食也没有办法继续增产。
但是当时国家的政策还没有改变,明朝人还继续征收百姓们的粮食税,所以这也会加大百姓们的生存难度,最后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频繁。虽然当时明朝并没有经历经济全球化,但是整个明朝的外交政治还是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所以当明朝整个国家都属于动乱之中时,周边的其他国家也容易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