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城作为亚洲腹部的交通枢纽城镇,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重要作用。汉朝、匈奴和周围一些游牧民族国家经常为争夺楼兰进行大规模战争。
楼兰被人们称为一块紧张的世界史的纪念碑。曾盛极一时的西域重镇在公元 3世纪后迅速地悄然退出历史舞台,直到一千七百年后的今天,还保持着她谢幕时的姿态,令人恍忽觉得历史就发生在昨天,这一切至今还是个没有真正揭开的谜底。
到了唐代,楼兰就几乎成了边远的代名词。李白的《塞下曲》中就有"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诗句。
楼兰城的再现,引得各国探险家争相前往探险觅宝。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美国人亨迁顿、日本人桔瑞超先后抵达这座"有高度文化的古城遗址",掠走了一批重要文物。
楼兰城从沙丘下被人发现了,但一个更大的谜困惑着探险家们:繁华多时的楼兰城为什么销声匿迹,绿洲变成沙漠、戈壁,沙进城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