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装得了傻
说起司马懿装傻,大家耳熟能详的是三国演义第106回《司马懿诈病赚曹爽》。通观三国演义和《晋史》,狡猾的司马懿共装过三次傻。一次是辨析形势,一次是明哲保身,一次是绝地反击。
第一次装傻。《晋史》记载,建安六年,曹操担任司空,想启用司马懿。司马懿以患"风痹"为由,予以婉拒。曹操不信,派人夜间试探,司马懿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装得跟真的似的。曹操只得作罢。后来曹操当了丞相,又想起司马懿,特意交代手下,这厮"若复盘桓,便收之"。意识是,这小子再给脸不要脸,直接就干掉他。于是司马懿 "惧而就职"。司马懿为什么装病?因为时局不明,曹操虽为三公,但实力不及袁绍,司马懿在选择观望!
第二次装傻。第二次就是空城计。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不可能看不出诸葛亮的小把戏。他之所以退兵,是基于对三国的战略格局和自己的命运的洞悉。诸葛亮是蜀国的柱石,他要是被捉或被杀,蜀国马上就会灭亡。韩信的例子在那里摆着,狡兔死,走狗烹!只有老鼠活着,猫才有利用的价值。当时魏主曹睿正值盛年,司马懿如若灭了蜀,转身曹睿就会灭了他。所以,司马懿故意上当,既保全了自己,又对上能有交代,可谓是大智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