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害死范增刘表等人的背疽,究竟是什么病,为何一发就死人(2)

2025-05-02 07:22  360kuai

所谓"疽",就是指在局部皮肤下长出的毒疮,类似于现代人脸上或背部,因上火等原因出现的痘痘。长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出现一个白头小脓包,挤破后会流出淡黄脓液。当这些毒疮全部汇集于一处,又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处理时,就会形成巨大的脓疮。

我们通常见到致死的疽,一般都记载发于背部,这就极有可能是一种褥疮。

所谓褥疮,又叫做压疮。这种病,往往是因为一些无法动弹的病人,平躺在床上,由于长期无法改变自己的体位,从而背部受到长期的压迫而导致。一旦得了褥疮,患者的背部、臀部、颈部都有可能出现较大的脓包,如果严重一些的话,就极有可能出现现代人所说的"搭背疮"或是"砍头疮"。

由于古代没有西药,没有抗生素,因此古人在生病后,往往只能采取中药来进行治疗。中药的效果虽然好,但起效确实要比西药慢。不少人在养病的过程中,由于疗程较长,病人不下床活动,最终形成了褥疮,这在古代也是比较常见的事。

除了褥疮之外,因上火背部起痘疮,也是毒疽发作的一个主要原因。有人说,背上长痘疮人人都有,怎么可能危及生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