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战无不胜,却唯独灭不掉这个小国,唐太宗这事得怪司马懿!(3)

2020-12-05 23:10     360kuai

征讨高句丽后,唐太宗命令房玄龄、褚遂良等人重修《晋书》,要让大家知道司马氏的晋朝为何会亡于胡人,作为后世永远的警戒。同时,唐太宗还亲自撰文给"晋宣帝"司马懿写评语,说他是"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说白了,就是说司马懿不是良将。然而大家就要问了,为何唐太宗对司马懿这么不爽呢?

在笔者看来,这或许是在怪司马懿给后世留下了一个难以制服的对手--高句丽。三国时期,公孙氏军阀割据辽东,以一郡之力,压服了高句丽、乌桓、三韩等民族。公元238年,司马懿征讨背叛魏朝的公孙渊,并以闪电般的速度平定了对手。为了惩罚公孙氏的背叛,司马懿竟在辽东大肆屠杀,还将剩余的百姓迁回内地。

在司马懿的残酷政策下,辽东的汉人变得寥寥无几。原本被公孙军阀打残的高句丽,立即死灰复燃,他们不断向辽东进攻,最终攻占了辽东和汉四郡,成为一个功不可破的毒瘤,甚至连唐太宗都拔不掉。唐太宗举天下之兵却劳而无功,被高句丽人耻笑,又如何不怨恨司马懿呢?因此,唐太宗给司马懿丑评也理所当然。

最终,唐太宗看出歼灭高句丽非一世之功。他采纳部下的建议,每年派偏师轮流骚扰高句丽边境,让他们耕种不能。仅仅十几年的时间,高句丽人便已精疲力尽,以趋于亡。最终,高句丽亡在太宗儿子--唐高宗李治的手上,终于收复了汉朝的故地。

今日关注
更多